
汉语言文学(中文授课)
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能在教育部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的后备人才。
(二)基本规格
1.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艺术、哲学、历史、新闻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较强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
2.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
学制4年,在校学习年限3-6年。
三、学分修读要求
课程类型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总 学 分 | 各学期学分分配 | 开课 门数 | 最低 修读 学分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滚动 开设 | |||||
通识课程 | 479 | 313 | 166 |
| 23 | 8 | 7 | 1 | 1 | — | — | — | — | 6 | 11 | 29 |
学科平台课程 | 240 | 240 | — | — | 15 | 3 | 2 | 5 | 5 | — | — | — | — | ─ | 6 | 15 |
专业核心课程 | 592 | 560 | 32 | — | 37 | 11 | 12 | 9 | 5 | — | — | — | — | ─ | 13 | 37 |
专业方向课程 | 2608 | 2608 | — | — | 163 | — | — | 10 | 18 | 46 | 67 | 6 | 14 | ─ | 87 | 11 |
教师教育类课程 | 840 | 770 | 70 | — | 52 | 0 | 2 | 0 | 7 | 0 | 6 | — | — | 37 | 36 | 16 |
实践教学课程 | 30周 | ─ | 30周 | — | 19 | 1 | ─ | 2 | 2 | ─ | 2 | 8 | 6 | ─ | 6 | 22 |
小 计 | 4759+ 30周 | 4491 | 268+ 30周 | 0 | 309 | 23 | 23 | 27 | 38 | 46 | 75 | 14 | 20 | 43 | 159 | 130 |
四、课程设置与安排
(一)通识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必 修 | 2210000001 | 大学体育(一) | 1 | 2 | 30 |
| 30 |
| 1 |
|
0210000217 | 汉语(一) | 8 | 8 | 128 | 128 |
|
| 1 |
| |
0210000022 | 大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 | 1 | 3 | 18 | 18 |
|
| 1 |
| |
0210000218 | 汉语(二) | 8 | 8 | 128 | 128 |
|
| 2 |
| |
2210000002 | 大学体育(二) | 1 | 2 | 34 |
| 34 |
| 2 |
| |
0210000138 | 中国文化通论 | 3 | 3 | 48 |
|
|
| 3 |
| |
0210000039 | 中国概况 | 3 | 3 | 45 |
|
|
| 3 |
| |
0210000172 | 计算机应用A | 2 | 3 | 68 | 34 | 34 |
| 2 | 文科专业开设 | |
2210000003 | 大学体育(三) | 1 | 2 | 34 |
| 34 |
| 3 |
| |
2210000004 | 大学体育(四) | 1 | 2 | 34 |
| 34 |
| 4 |
| |
小计 | 29 |
|
|
|
|
|
|
|
(二)学科平台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必 修 | 0060100042 | 中国古代史B(一) | 3 | 3 | 48 | 48 |
|
| 1 |
|
0060100043 | 中国古代史B(二) | 2 | 2 | 32 | 32 |
|
| 2 |
| |
0050100036 | 古代汉语A(一)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50100037 | 古代汉语A(二) | 3 | 3 | 48 | 48 |
|
| 4 |
| |
0050100342 | 原典研读 | 2 | 2 | 32 | 32 |
|
| 4 |
| |
选 修 | 0050400216 | 美学概论 | 2 | 2 | 32 | 32 |
|
| 3 | 2选1 |
0050100239 | 世界文化史 | 2 | 2 | 32 | 32 |
|
| 4 | ||
小 计 | 17 |
| 240 | 240 |
|
|
| 至少读修15学分 |
注:原典研读包含《论语》《孟子》《诗经》《楚辞》《庄子》《哈姆雷特》《史记》《荷马史诗》《文心雕龙》研读,一种原典一个教学班,可任选。
(三)学科核心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必 修 | 0050100106 | 写作B | 1.5+0.5 | 2+1 | 48 | 32 | 16 |
| 1 |
|
0050100094 | 现代汉语A(一) | 3 | 3 | 48 | 48 |
|
| 1 |
| |
0050100147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 3 | 3 | 48 | 48 |
|
| 1 |
| |
0050100134 | 中国古代文学A(一)★ | 3 | 3 | 48 | 48 |
|
| 1 |
| |
0050100095 | 现代汉语A(二)★ | 3 | 3 | 48 | 48 |
|
| 2 |
| |
0050100148 |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 | 3 | 3 | 48 | 48 |
|
| 2 |
| |
0050100135 | 中国古代文学A(二) | 3 | 3 | 48 | 48 |
|
| 2 |
| |
0050100078 | 文学概论★ | 3 | 3 | 48 | 48 |
|
| 2 |
| |
0050100136 | 中国古代文学A(三)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50100240 | 外国文学(一)★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50100241 | 语言学概论B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50100137 | 中国古代文学A(四) | 3 | 3 | 48 | 48 |
|
| 4 |
| |
0050100242 | 外国文学(二) | 2 | 2 | 32 | 32 |
|
| 4 |
| |
小 计 | 37 |
| 608 | 592 | 16 |
|
|
|
(四)专业方向课程
(1)语言文字学方向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0050100043 | 汉语修辞研究 | 2 | 2 | 32 | 32 |
|
| 3 |
|
0050100099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 2 | 2 | 32 | 32 |
|
| 4 |
| |
0050100131 | 语用学 | 2 | 2 | 32 | 32 |
|
| 4 |
| |
0050100115 | 音韵与方言学 | 2 | 2 | 32 | 32 |
|
| 4 |
| |
0050100222 | 青铜器铭文研读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110 | 训诂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50 | 近代汉语概论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368 | 《说文解字》研读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243 | 汉语词汇史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164 | 中国语言学史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098 |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085 | 文字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116 | 应用语言学A | 2 | 2 | 32 | 32 |
|
| 8 |
| |
小 计 | 26 |
| 416 | 416 |
|
|
| 至少修读2学分 |
(2)文献学方向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0050100369 | 古籍整理导论 | 2 | 2 | 32 | 32 |
|
| 3 |
|
0050100275 | 秦汉儒学与经学 | 2 | 2 | 32 | 32 |
|
| 4 |
| |
0050100267 | 中国古代石刻文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290 | 校勘学概论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367 | 古籍版本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
0110500001 | 目录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244 | 性别文献与女性文化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187 | 敦煌文化 | 2 | 2 | 32 | 32 |
|
| 6 |
| |
小 计 | 16 |
| 256 | 256 |
|
|
| 至少修读2学分 |
(3)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0050100068 | 诗经研究 | 2 | 2 | 32 | 32 |
|
| 3 |
|
0050100223 | 明清文学与宗教文化研究 | 2 | 2 | 32 | 32 |
|
| 4 |
| |
0050100069 | 唐宋传奇研究 | 2 | 2 | 32 | 32 |
|
| 4 |
| |
0050100276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01 | 《红楼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61 | 清代诗词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40 | 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60100078 | 魏晋南北朝佛道思想与文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91 | 先秦诸子散文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071 | 唐宋诗词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002 | 《史记》与传记文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058 | 明代小说名著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132 | 元明清戏剧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070 | 唐宋古文研究 | 2 | 2 | 32 | 32 |
|
| 8 |
| |
小 计 | 28 |
| 448 | 448 |
|
|
| 至少修读2学分 |
(4)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0050100054 | 鲁迅研究 | 2 | 2 | 32 | 32 |
|
| 4 |
|
0050100291 | 现代散文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246 | 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76 | 网络文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248 | 中外现代诗歌精读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372 | 左翼文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292 |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249 | 台港文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250 | 现当代小说经典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077 | 文学创作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101 | 现代浙籍著名作家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108 | 新世纪文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165 | 影视文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
小 计 | 26 |
| 416 | 416 |
|
|
| 至少修读2学分 |
(5)儿童文学方向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0050100370 | 童话与诗赏读创作 | 2 | 2 | 32 | 32 |
|
| 2 |
|
0050100025 | 儿童文学概论 | 2 | 2 | 32 | 32 |
|
| 3 |
| |
0050100026 | 儿童文学名著选读 | 2 | 2 | 32 | 32 |
|
| 4 |
| |
0050100247 | 儿童电影艺术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224 | 大众传媒与儿童文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278 | 图画书鉴赏与研读 | 2 | 2 | 32 | 32 |
|
| 6 |
| |
小 计 | 12 |
| 192 | 192 |
|
|
| 至少修读2学分 |
(6)文艺学方向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0050100142 | 中国古典诗歌美学 | 2 | 2 | 32 | 32 |
|
| 3 |
|
0050100082 | 文艺心理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90 | 西方现代文论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401392 | 电影美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133 | 中国古代文论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087 | 西方古典文论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144 | 中国现代文论 | 2 | 2 | 32 | 32 |
|
| 6 |
| |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0050100105 | 小说美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0050100080 | 文学批评原理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067 | 审美文化研究 | 2 | 2 | 32 | 32 |
|
| 8 |
| |
小 计 | 20 |
| 320 | 320 |
|
|
| 至少修读2学分 |
(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0050100186 | 东方文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0050100005 | 比较文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400433 | 西方戏剧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33 | 翻译文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86 | 西方古典诗文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366 | 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22 | 俄罗斯文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280 | 20世纪中英文学关系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60100079 | 晚近世界文学思潮研究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200580 | 希伯来文化经典导读 | 2 | 2 | 32 | 32 |
|
| 6 |
| |
小 计 | 20 |
| 320 | 320 |
|
|
| 至少修读2学分 |
(8)专业拓展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0050100100 | 现代学术名作导读 | 2 | 2 | 32 | 32 |
|
| 4 |
|
0010100003 | 逻辑学B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300001 | 编辑基础 | 2 | 2 | 32 | 32 |
|
| 6 |
| |
0110300012 | 秘书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
0110300006 | 公共关系学B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300031 | 新闻传播学概论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200539 | 专业英语(中文) | 2 | 2 | 32 | 32 |
|
| 6 |
| |
小 计 | 14 |
| 224 | 224 |
|
|
|
|
注:学科专业课程(选修)至少修读24个学分,且每个学科方向至少修读2学分。
(五)教师教育课程
1.必修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必 修 | 0250000119 | 师德养成 | 1 |
| 24 | 8 | 16 |
| 滚动开设 |
|
0250000001 | 教育学 | 2 | 2 | 32 | 32 |
|
| 3 |
| |
0250000114 | 班级经营 | 1.5 | 2 | 32 | 32 |
|
| 4 |
| |
0250000113 | 特殊教育概论 | 0.5 | 1 | 8 | 8 |
|
| 滚动开设 | ||
0250000011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2 | 2 | 32 | 32 |
|
| 4 |
| |
0250000015 |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应用 | 1.5+0.5 | 2 | 40 | 24 | 16 |
| 5 |
| |
0250000055 | 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 2 | 2 | 32 | 32 |
|
| 4 |
| |
0250000017 | 学科课标研究与教材研究 | 1 | 2 | 16 | 16 |
|
| 3 |
| |
0250000096 | 微格教学诊断 | 1 | 2 | 16 | 16 |
|
| 6 |
| |
0250000025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1+1 | 1+1 | 32 | 16 | 16 |
|
6 |
| |
小 计 | 15 |
| 240+1周 | 208 | 32 |
2.选修
(1)语文教学方向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 上机 | ||||||||
选 修 | 0050100258 | 现当代文学与语文教学 | 2 | 2 | 32 | 32 |
|
| 4 |
|
0050100048 | 教师语言艺术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400219 | 美育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161 | 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50100027 | 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 | 1 | 2 | 16 | 16 |
|
| 5 |
| |
0050100371 | 中学语文课文多元化解读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50100109 | 修辞学与语文教学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50100111 | 训诂学与语文教学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50100074 | 外国文学与语文教学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50100083 | 文艺学与语文教学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50100014 | 词汇学与语文教学 | 1 | 2 | 16 | 16 |
|
| 7 |
| |
0050100122 | 语文规范化与语文教学 | 1 | 2 | 16 | 16 |
|
| 7 |
| |
0050100228 | 古代诗歌散文与语文教学 | 1 | 2 | 16 | 16 |
|
| 7 |
| |
0040100317 | 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 1 | 2 | 16 | 16 |
|
| 7 |
| |
0050100121 | 语法学与语文教学 | 1 | 2 | 16 | 16 |
|
| 8 |
| |
0050100229 | 古代小说戏剧与语文教学 | 1 | 2 | 16 | 16 |
|
| 8 |
| |
0071500143 | 语文教育心理学研究 | 1 | 2 | 16 | 16 |
|
| 8 |
| |
0040100318 | 语文新课程研究 | 1 | 2 | 16 | 16 |
|
| 8 |
| |
小 计 | 23 |
| 368 | 368 |
|
|
| 至少修读1学分 |
(三)实践教学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设学期 | 备注 |
必 修 | 实践性课程 | 0260100326 | 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 | 1 | 1周 | 1 |
|
0260100330 |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与考核 | 1 | 16 | 2 |
| ||
0260100329 | 书面表达能力培养与考核 | 1 | 1周 | 3短 |
| ||
0260100327 | 文献检索与利用 | 1 | 19 | 4 |
| ||
0030300044 | 社会与文化考察 | 1 | 1周 | 4短 |
| ||
0050100056 | 论文写作 | 1 | 2周 | 4短 |
| ||
025000031 | 教育见习 | 2 | 2周 | 6 |
| ||
0250000032 | 教育实习 | 7 | 14周 | 7 |
| ||
0250000033 | 教育研习 | 1 | 2周 | 7 |
| ||
0260100007 | 毕业论文 | 6 | 10周 | 8 |
| ||
小计 | 22 |
|
|
|
(四)个性化课程
任意选修10个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