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数学(中文授课)
一、学科简介
(一)一级学科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创建于1956年,与学校同龄,是学校创办最早的三个学科之一。目前数学学科主要由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中的数学系、应用数学系组成,同时建有跨学科跨院系跨校跨企跨境的5个校级重点研究机构、1个国家“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1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参与我校若干省部级及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工作。
数学学科拥有两个本科专业、两个博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2003年成为省首批重点专业,此后一直是省优势特色类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成为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年开始作为主角之一参与学校的教育部“卓越教师”类项目的建设;2019年通过国家二级师范认证;2019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在武书连版2018年《中国大学评价》中,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全国475个同类专业中位列第18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全国454个同类专业中位列第19名,两个专业评价等级均为A+。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82年,并于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与2013年先后获得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开始作为主角之一参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建设。2019年获批进入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计划。
以上两个专业与两个博士点所依托的数学学科从1999年开始一直是浙江省重点建设类学科。1999年,基础数学开始成为省重点学科,2012年数学、图与网络优化分别成为省一级学科与特色学科重点学科;2015年数学学科被列入浙江师范大学省重点高校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培育学科(高峰学科),2016年被评为“十三五”省一流学科(A类),2017年进入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行列。2016年,数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并且排位不断前进,目前(2020年5月)在ESI前1%榜单中排名第115位,在上榜的国内高校中排名第17位。数学学科于2016年成为全国首批15个地方高校“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之一,2019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行列,同年入选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2017年公布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数学一级学科获B+评级。
学科建设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凝炼特色,打造精品,重点发展图论与组合数学、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函数论与泛函分析、代数与几何、优化控制与计算、统计与数据科学、偏微分方程等基础较好的研究方向,推进学科整体协调发展。
(二)专业和研究方向
专业 | 研究方向名称 |
基础数学 | 调和分析及其应用 |
非线性泛函分析 | |
微分几何 | |
非交换代数 | |
应用数学
| 动力系统 |
偏微分方程与流体力学 | |
统计机器学习理论 | |
计算神经 | |
数值计算 | |
数学物理 |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图论 |
组合数学 | |
优化理论与算法 | |
智能控制 | |
运筹与管理 | |
系统控制论 |
(三)学科方向简介
(1)图论与组合数学方向
主要研究图的染色与标号理论、图的结构性质、图的分解、连通性、组合极值、组合计数、图与组合算法的设计与复杂性等。该方向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均具有博士学位。现有中组部国家高端人才系列专家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校“双龙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7人。由王维凡教授牵头的“平面图的全染色和无圈染色”与“图的色数和相关指标”分别获2012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一等奖以及201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近五年本方向教师在《J. Combin. Theory Ser. A》《J. Combin. Theory Ser. B》《Combintorica》《SIAM J. Discrete Math.》《J. Graph Theory》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30余篇。
(2)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方向
主要研究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其在力学、物理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5人,19人具有博士学位,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浙江省特聘教授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人,博士生导师8人。以李继彬教授牵头的“非线性波方程研究的动力系统方法和微分方程定性理论”获2011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近五年本方向教师在《J. Differential Equations》《Discrete Contin. Dyn. Syst.》《Calc. V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hys. Rep.》等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00余篇。
(3)函数论与泛函分析方向
主要研究调和分析及其应用、非线性泛函分析、临界点理论及其应用、数值逼近、算子理论和多复变函数论等。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具有教授7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 近五年在《Trans. Amer. Math. Soc.》《J. Funct. Anal.》《Calc. V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J. Differential Equations》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被SCI检索的学术论文110余篇。
(4)代数与几何方向
主要研究非交换代数、Hopf代数及其应用、微分几何、几何拓扑、复几何、几何分析等。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 近五年在《Adv. Math.》《J. Algebra》《Trans. Amer. Math. Soc.》《Proc. Amer. Math. Soc.》《J. Geom. Phys.》等国际杂志上发表被SCI检索的论文70余篇。
(5)优化控制与计算方向
主要研究连续优化、逻辑网络与混杂系统控制、组合优化及离散优化问题的算法设计与分析、非线性方程数值解、运筹与管理。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有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2人。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课题经费达700余万元。由朱信忠教授牵头的“支持工业互联网的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16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SIAM系列期刊和《Inverse Probl.》《Automatica》《J. Glob. Optim.》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被SCI检索的论文60余篇。
(6)统计与数据科学方向
主要研究机器学习算法的数学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研究机器学习算法的相容性、收敛性、稳健性等数学理论。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研究跨媒体大数据、遥感大数据等方面的产品研发与推广工作。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1人。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项。在《J. Mach. Learn. Res.》《Adv. Comput. Math.》《Sci. China Math.》《IEEE ICDE》《Pattern Recognition》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被SCI检索的论文20余篇。
二、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
根据学位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和《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的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制定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品德良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和良好职业道德,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有关研究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际意义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的高级数学理论研究人才。
(二)基本要求
1. 品德素质: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
2. 知识结构:
掌握坚实宽广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在有关研究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际意义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3. 基本能力:
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备能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学术专长的学术交流能力。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原则上,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时间不多于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
(1).学分安排
课程类型 | 学位课程 | 非学位课程 | 必修环节 | |||
学位 公共课 | 学科 平台课 | 学位 专业课 | 专业 选修课 | 公共 选修课 | 学术交流、 读书报告与学术报告 | |
课程门数 | 必修 2门 | 必修 1门 | 必修 2门 | 选修 1-2门 | 选修 0-1门 | / |
学分要求 | 5 | 3 | 4 | 2-4 | 0-2 | 2 |
课程总学分 | 不低于16学分 |
备注:可多选学科平台课作为专业必修课,可多选专业必修课作为选修课。
(2).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Course Name)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
学位课程 | 学位公共课 | 10345011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2 | 36 | 1 | 中国学生必修 |
1034501102 | 第一外国语:博士综合英语 | 3 | 48 | 1 | |||
1034501105 | 中国社会概况 | 2 | 36 | 1 | 中文留学生必修 | ||
1034501106 | 高级汉语阅读 | 3 | 54 | 1 | 中文留学生必修 | ||
1034501109 | 综合汉语 | 1 | 80 | 5 | 英文留学博士生必修 | ||
学科平台课 | 0701001208 | 现代数学基础(有限群) (Finite Group) | 3 | 54 | 1 | 至少修1门 | |
0701001209 | 现代数学基础(二阶椭圆方程) (2nd order elliptic equations) | 3 | 54 | 1 | |||
0701001210 | 现代数学基础(微分方程定性理论)(Qualitative Theory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 | 3 | 54 | 1 | |||
0701001211 | 现代数学基础(泛函分析II) (Functional Analysis II) | 3 | 54 | 1 | |||
0701001212 | 现代数学基础(多元调和分析) (Multivariate Harmonic Analysis) | 3 | 54 | 1 | |||
0701001213 | 现代数学基础(随机算法)(Randomized Algorithm) | 3 | 54 | 1 | |||
0701001214 | 现代数学基础(控制与决策) (Control and Decision Theory) | 3 | 54 | 1 | |||
0701001215 | 现代数学基础(无穷维动力系统) (The Infinite Dimensional Dynamical Systems) | 3 | 54 | 1 | |||
0701001216 | 现代数学基础(高维统计) (High-Dimensional Statistics) | 3 | 54 | 1 | |||
0701001217 | 现代数学基础(同调代数) (Homological Algebra) | 3 | 54 | 1 | |||
学位专业课 | 0701001310 | 现代图论 (Modern Graph Theory) | 2 | 36 | 2 | 至少修2门 | |
0701001311 | 动力系统原理 (Principle of Dynamic Systems) | 2 | 36 | 2 | |||
0701001312 | 非线性分析方法 (Methods on Nonlinear Analysis) | 2 | 36 | 2 | |||
0701001313 | 奇异积分理论 (Singular Integral Theory) | 2 | 36 | 2 | |||
0701001314 | 运筹学 (Operations Research) | 2 | 36 | 2 | |||
0701001315 | 偏微分方程的精确求解方法 (Exact Solution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 2 | 36 | 2 | |||
0701001316 | 统计学习理论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 2 | 36 | 2 | |||
0701001317 | 几何近似算法 (Geometric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 2 | 36 | 2 | |||
0701001318 | 数学写作指导(线上课程已建设) (Basic Course of Mathematics Writing) | 2 | 36 | 1/2 | |||
0701001319 | 同调K理论 (Homology K theory) | 2 | 36 | 2 | |||
0701001320 | 微分流形 (Differentiable Manifolds) | 2 | 36 | 2 | |||
0701001321 | 应用偏微分方程 (Applied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 2 | 36 | 1 | |||
0701001322 | 非光滑微分系统 (Non-Smooth Differential System) | 2 | 36 | 1 | |||
0701001323 | 遍历论 (Ergodic Theory) | 2 | 36 | 1 | |||
非学位课程
| 专业选修课 | 0701001513 | 组合优化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 2 | 36 | 2 | 至少修1门 |
0701001514 | 可积波动方程 (Integral Wave Equations) | 2 | 36 | 2 | |||
0701001515 | 非自治与随机动力系统 (Non-Autonomous and Random Dynamical Systems) | 2 | 36 | 2 | |||
0701001516 | 现代变分法 (Modern Variational Method) | 2 | 36 | 2 | |||
0701001517 | 函数空间理论 (Functional Space Theory) | 2 | 36 | 2 | |||
0701001518 | 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 (Complex System Modeling and Analysis) | 2 | 36 | 2 | |||
0701001519 | 孤子与可积系统理论 (Theory with Application of the Soliton and Integrable System) | 2 | 36 | 2 | |||
0701001520 | 非凸优化 (Non-Convex Optimization) | 2 | 36 | 2 | |||
0701001521 | 算法博弈论 (Algorithmic Game Theory) | 2 | 36 | 2 | |||
0701001522 | 复杂网络与逻辑系统理论(Complex networks and logical system theory) | 2 | 36 | 2 | |||
0701001523 | 不动点理论及其应用 (Fixed Poi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 2 | 36 | 2 | |||
0701001524 | 极限环分支理论 (Bifurcation Theory of Limit Cycles) | 2 | 36 | 2 | |||
0701001525 | 三角范畴与导出范畴 (Triangulated Categories and Derived Categories) | 2 | 36 | 2 | |||
0701001526 | 机器学习 (Machine Learning) | 2 | 36 | 1/2 | |||
0701001527 | 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 2 | 36 | 1/2 | |||
公共选修课 | 1034501103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1 | 18 | 2 | 暂不开课 | |
1034501104 | 第二外国语 | 2 | 36 | 2 | |||
必修环节 | 1034501803 |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 2 |
| 1~8 |
| |
应修总学分 | 不低于 16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