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国界—全球疫情下,浙师留学生秦朋和用行动丈量中非情谊


来自非洲安哥拉的Valdemar Rodrigues Augusto Tchipenhe秦朋和,是我校2019级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作为华大基因援建非洲“火眼”实验室技术团队的一员,秦朋和在非洲多国建设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实验室,对当地实验人员进行培训。位于加蓬的“火眼”实验室成为该国最大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总共将每天测试多达20,000COVID-19样本,从而大大提高了当地检测和诊断能力。


跨国求学·浙师启航


秦朋和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从小在诊所的耳濡目染让他深刻地理解医疗技术的重要性。他说第一次看到父亲哭,是由于设备所限,无法挽救一个年仅三岁、误喝汽油的男孩。正是这件事,使他清楚地意识到,除了善良,非洲人民迫切需要在技术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才可以为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实质性的支持。这也在他心底里埋下了跨国求学梦想的种子。

2015年,作为安哥拉第一个获得生物科技方向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学生,从安哥拉到中国,15个小时的飞机,跨越12000公里,秦朋和带着梦想来到中国,来到浙师,在这里开启了求学之路。虽然在那之前,他从未离开过安哥拉。但是,在浙师的四年生活,让他把中国,把浙师,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这里,他努力学习生物技术,学校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他最热爱的地方;在这里,他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友。

大四期间,秦朋和成为了华大基因的实习生。在实验室培训期间,大多数学员只会讲中文,他刻苦练习说中文。严格的培训结束之后,他被正式聘为华大基因的员工,并获得海外实验室现场应用科学家的头衔。

在华学习工作,不知不觉改变了秦朋和许多。因为他经常用流利的汉语和中国同事交流,加蓬当地的技术人员还曾问他是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并肩作战·青年担当

在非洲援建“火眼”实验室的每一天,秦朋和和同事们并肩作战,为提高当地新冠病毒检测能力而努力。对于秦朋和来说,来自非洲,将自己在中国所学的生物科技带回非洲,是件意义非凡的事。

实验室和酒店两点一线,安装设备,建立实验室,培训本地技术人员以及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尽管他的工作十分辛苦,但他仍然乐在其中。对他来说,可以帮助非洲人民与冠状病毒作斗争,意义非凡。秉着敬业谨慎的工作态度,他和他的中国同事一次又一次地延长了在非洲的停留时间,以确保当地技术人员可以精确地操作机器并处理全过程。

秦朋和非常感谢中国为他提供学习机会,也非常珍视和中国朋友的友谊,他表示:“非洲亟需更好的医疗机构。作为非洲人,我感到自己肩负重任,将来回到非洲,要用从中国学到的生物科技服务家乡民众。”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非民心想通的情谊,也看到了世界青年用于担当的责任感。

踌躇满志·未来可期


来自非洲的一个新兴国家,秦朋和的目标是回国并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目前,他选择留在中国继续学习与工作,直到真正能够有所作为。

2020917日,安哥拉青年体育部授予年轻的秦朋和国家荣誉证书,以表彰他在建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方面的奉献精神,该实验室为预防和对抗Covid-19作出了贡献。

对他来说,这样的荣誉并不是偶然的,这背后是他在实验室里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埋头奋斗,以及一次次失眠、焦虑、失败的心理煎熬。但是,他从不言弃,因为他热爱这一份工作,他时刻谨记的梦想!

刚刚回到非洲的时候,我确实不太适应,想念中国的外卖、滴滴......”其实,在生活中,秦朋和只是一个阳光大男孩。他热爱摄影、热爱旅行、热爱美食、热爱健身,活跃在浙师校园。


(左4为秦朋和)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电话: +86-579-82283155(招生), 82283146(管理)
传真: +86-579-82280337
电邮: admission@zjnu.edu.cn
邮编: 321004

×

科学无国界—全球疫情下,浙师留学生秦朋和用行动丈量中非情谊


来自非洲安哥拉的Valdemar Rodrigues Augusto Tchipenhe秦朋和,是我校2019级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作为华大基因援建非洲“火眼”实验室技术团队的一员,秦朋和在非洲多国建设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实验室,对当地实验人员进行培训。位于加蓬的“火眼”实验室成为该国最大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总共将每天测试多达20,000COVID-19样本,从而大大提高了当地检测和诊断能力。


跨国求学·浙师启航


秦朋和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从小在诊所的耳濡目染让他深刻地理解医疗技术的重要性。他说第一次看到父亲哭,是由于设备所限,无法挽救一个年仅三岁、误喝汽油的男孩。正是这件事,使他清楚地意识到,除了善良,非洲人民迫切需要在技术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才可以为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实质性的支持。这也在他心底里埋下了跨国求学梦想的种子。

2015年,作为安哥拉第一个获得生物科技方向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学生,从安哥拉到中国,15个小时的飞机,跨越12000公里,秦朋和带着梦想来到中国,来到浙师,在这里开启了求学之路。虽然在那之前,他从未离开过安哥拉。但是,在浙师的四年生活,让他把中国,把浙师,当成了自己的家。在这里,他努力学习生物技术,学校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他最热爱的地方;在这里,他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好友。

大四期间,秦朋和成为了华大基因的实习生。在实验室培训期间,大多数学员只会讲中文,他刻苦练习说中文。严格的培训结束之后,他被正式聘为华大基因的员工,并获得海外实验室现场应用科学家的头衔。

在华学习工作,不知不觉改变了秦朋和许多。因为他经常用流利的汉语和中国同事交流,加蓬当地的技术人员还曾问他是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并肩作战·青年担当

在非洲援建“火眼”实验室的每一天,秦朋和和同事们并肩作战,为提高当地新冠病毒检测能力而努力。对于秦朋和来说,来自非洲,将自己在中国所学的生物科技带回非洲,是件意义非凡的事。

实验室和酒店两点一线,安装设备,建立实验室,培训本地技术人员以及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尽管他的工作十分辛苦,但他仍然乐在其中。对他来说,可以帮助非洲人民与冠状病毒作斗争,意义非凡。秉着敬业谨慎的工作态度,他和他的中国同事一次又一次地延长了在非洲的停留时间,以确保当地技术人员可以精确地操作机器并处理全过程。

秦朋和非常感谢中国为他提供学习机会,也非常珍视和中国朋友的友谊,他表示:“非洲亟需更好的医疗机构。作为非洲人,我感到自己肩负重任,将来回到非洲,要用从中国学到的生物科技服务家乡民众。”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非民心想通的情谊,也看到了世界青年用于担当的责任感。

踌躇满志·未来可期


来自非洲的一个新兴国家,秦朋和的目标是回国并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目前,他选择留在中国继续学习与工作,直到真正能够有所作为。

2020917日,安哥拉青年体育部授予年轻的秦朋和国家荣誉证书,以表彰他在建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方面的奉献精神,该实验室为预防和对抗Covid-19作出了贡献。

对他来说,这样的荣誉并不是偶然的,这背后是他在实验室里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埋头奋斗,以及一次次失眠、焦虑、失败的心理煎熬。但是,他从不言弃,因为他热爱这一份工作,他时刻谨记的梦想!

刚刚回到非洲的时候,我确实不太适应,想念中国的外卖、滴滴......”其实,在生活中,秦朋和只是一个阳光大男孩。他热爱摄影、热爱旅行、热爱美食、热爱健身,活跃在浙师校园。


(左4为秦朋和)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电话: +86-579-82283155(招生), 82283146(管理)
传真: +86-579-82280337
电邮: admission@zjnu.edu.cn
邮编: 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