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国家基础教育领域对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规划要求和中学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全方位培养具有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且具有领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开展创新性教育科研的潜质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本专业对所培养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是:
目标1:拥有高尚师德,具备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
遵守师德规范,立德树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富有教育情怀和服务精神,具有教书育人的坚定目标和信念。热爱心理服务学校教育的工作,树立运用心理学专业促进学生、学校、家庭与社会发展的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具备较强的德育能力,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目标2: 善于教学育人,掌握学生心理辅导各项技能。
具有以学生为本、积极发展为先的辅导理念,扎实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深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体系和特殊技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三项基本工作。
目标3: 具备设计规划能力,能够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
具备规划全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能力,能设计符合学校教育特色和师生发展需求的心理辅导工作。善于开展面向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宣传和讲座、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
目标4: 具备教研能力,形成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意识。
具有教研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反思与行动研究。能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意思。
二、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及分指标点
◆践行师德
1 [师德规范]
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并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1-2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遵行良好的师德规范,为人师表,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3熟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能够依法从教、依法施教。
2 [教育情怀]
2-1热爱教育事业,有积极的从教意愿,并且拥有较高的教师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端正积极。
2-2充分认同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愿意献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
2-3有正确的学生观,能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
◆学会教学
3 [学科素养]
3-1掌握心理学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科学思想方法以及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知识。
3-2 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以及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与使用的基本伦理、规范、技术与方法。
3-3 具备跨学科知识学习、整合和迁移能力以及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4 [教学能力]
4-1能够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综合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2 掌握基本课堂教学能力,具备教师必备的语言、板书、师生互动、课堂评价、教学反思等技能,能够顺畅、完整地完成一堂心理健康课的教学。
4-3能够基于心理健康相关理论与技术,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并具有初步提供有效建议、妥当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
4-4能够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开展面向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宣传和讲座,进行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等,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学会育人
5 [班级指导]
5-1熟悉并掌握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能够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组织和指导班级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5-2能够独立承担班主任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安全教育等其他教育活动贯彻和渗透在班级管理中;具备班主任组织管理技能,有效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6 [综合育人]
6-1理解综合育人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作用及其教育途径,具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6-2能够自觉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综合育人理念,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6-3能够参与和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在学校综合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氛围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会发展
7 [学会反思]
7-1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与专业规划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够利用各类资源优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能够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特征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终生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7-2 具有主动反思、科学批判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主动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反思、分析和科学批判。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思维,能够创新性地开展科学研究,能够创新性地研发和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8 [沟通合作]
8-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意识到团队学习重要性。充分理解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具有和其他学科专业人员协作学习的意识。
8-2具有沟通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提升。掌握合作学习方法,能够与心理学专业人员共同学习。能够将心理辅导技术有效运用到与他人沟通交流中。能够有效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报告。
三、学制
学制4年,在校学习年限3~6年。
四、学分修读要求
通识课程①27学分(港澳台学生5学分),学科平台课程2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21学分,专业拓展课程25学分,教师教育课程10学分(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任选),实践教学课程24学分,任意选修8分(港澳台学生30学分)。本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40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总学分 | 各学期学分分配 | 开课门数 | 最低修读学分 | ||||||||||
讲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滚动开设 | |||||
通识课程① | 1165 | 881 | 200 | 84 | 42 | 15 | 19 | 7 | 1 | ─ | ─ | ─ | ─ | 6 | 13 | 27/5 |
学科平台课程 | 464 | 400 | ─ | 64 | 25 | 7 | 6 | 4 | 6 | 2 | ─ | ─ | ─ | ─ | 10 | 25 |
专业核心课程 | 336 | 336 | ─ | ─ | 21 | ─ | 3 | 12 | 3 | 3 | ─ | ─ | ─ | ─ | 7 | 21 |
专业拓展课程 | 1104 | 944 | 144 | 16 | 65 | ─ | ─ | ─ | 12 | 24 | 29 | ─ | ─ | ─ | 37 | 25 |
教师教育类课程 | 1131 | 1059 | 72 | ─ | 76 | ─ | ─ | 2 | 2 | 4 | 1 | ─ | ─ | ─ | 5 | 10 |
实践教学课程 | 7周 | ─ | 7周 | ─ | 28 | 2 | 0.5 | 3.5 | 2.5 | 0.5 | 2.5 | 14.5 | 0 | 2 | 11 | 24 |
个性化课程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8/30 |
小计 | 4184+7周 | 3604 | 416+7周 | 164 | 235 | 23 | 28.5 | 28.5 | 26.5 | 33.5 | 32.5 | 7.5 | 8 | 8 | 83 | 140 |
五、课程设置与安排
(一)通识课程①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必 修 | 0210000145 | 计算机基础 | 1 | 2 | 20 | 10 |
| 10 | 1 |
| |
2210000001 | 大学体育(一) | 1 | 2 | 30 |
| 30 |
| 1 |
| ||
0210000217 | 汉语(一) | 8 | 8 | 128 | 128 |
|
| 1 | 港澳台学生选修 | ||
0210000218 | 汉语(二) | 8 | 8 | 128 | 128 |
|
| 2 | 港澳台学生选修 | ||
2210000002 | 大学体育(二) | 1 | 2 | 34 |
| 34 |
| 2 |
| ||
0210000138 | 中国文化通论 | 3 | 3 | 48 | 48 |
|
| 3、4学期 滚动开设 | 港澳台学生选修 | ||
0210000039 | 中国概况 | 3 | 3 | 45 | 45 |
|
| 3、4学期滚动开设 | 港澳台学生选修 | ||
2210000003 | 大学体育(三) | 1 | 2 | 34 |
| 34 |
| 3 |
| ||
2210000004 | 大学体育(四) | 1 | 2 | 34 |
| 34 |
| 4 |
| ||
小 计 | 27 |
| 852 | 636 | 166 | 50 |
|
| |||
选 修 | 0210000030 | 高等数学C(一) | 4 | 5 | 80 | 80 |
|
| 1 |
| |
0210000169 | 高等数学C(二) | 4 | 5 | 80 | 80 |
|
| 2 |
| ||
0210000172 | 计算机应用A | 2 | 3 | 68 | 34 | 34 |
| 2 | 文科专业开设 | ||
0210000173 | 计算机应用B | 4 | 3+2 | 85 | 51 |
| 34 | 2 | 理工科专业开设 | ||
小 计 | 14 |
| 313 | 245 | 34 | 34 |
|
|
(二)学科平台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必修 | 0070100135 | 专业探索 | 2 | 2 | 32 | 32 |
|
| 1 |
| ||
0100100010 | 人体解剖生理学C | 2 | 1+2 | 48 | 32 |
| 16 | 1 |
| |||
0071500020 | 普通心理学(一)★ | 3 | 3 | 48 | 48 |
|
| 1 |
| |||
0071500021 | 普通心理学(二)★ | 3 | 3 | 48 | 48 |
|
| 2 |
| |||
0071700015 | 心理统计(一) | 3 | 3 | 48 | 48 |
|
| 2 |
| |||
0071500124 | 心理统计(二) | 2 | 2+1 | 48 | 32 |
| 16 | 3 |
| |||
0071500123 | 实验心理学(一)★ | 2 | 2+1 | 48 | 32 |
| 16 | 3 |
| |||
0071500039 | 心理学史★ | 4 | 4 | 64 | 64 |
|
| 4 |
| |||
0071500106 | 实验心理学(二)★ | 2 | 2 | 32 | 32 |
|
| 4 |
| |||
0071500125 | 心理测量 | 2 | 2+1 | 48 | 32 |
| 16 | 5 |
| |||
小 计 | 25 |
| 464 | 400 |
| 64 |
|
|
(三)专业核心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必修 | 0071500022 | 人格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2 |
| |||
0071500012 | 发展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71500026 | 社会心理学B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71500028 | 生理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71500107 | 心理咨询理论★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71500023 | 认知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4 |
| ||||
0071500014 | 教育心理学A | 3 | 3 | 48 | 48 |
|
| 5 |
| ||||
小 计 | 21 |
| 336 | 336 |
|
|
|
|
(四)专业拓展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选 修 | 0071500126 | 心理咨询技术 | 2 | 1+2 | 48 | 16 | 32 |
| 4 |
|
0071500165 | 健康心理学 | 1 | 2 | 16 | 16 |
|
| 4 |
| |
0071500164 | 亲密关系的研究与应用 | 1 | 2 | 16 | 16 |
|
| 4 |
| |
0071500016 | 临床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5 |
| |
0071500135 | 团体辅导 | 2 | 2+1 | 48 | 32 | 16 |
| 5 |
| |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选 修 | 0071500166 | 正念认知疗法 | 2 | 1+1 | 32 | 16 | 16 |
| 5 |
|
0071500131 | 成瘾行为的心理机制 | 1 | 2 | 16 | 16 |
|
| 5 |
| |
0071500169 | 情绪心理学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71500153 | 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71500113 | 中学生学习辅导 | 2 | 1+1 | 32 | 16 | 16 |
| 6 |
| |
0071500114 |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 1 | 1 | 16 | 16 |
|
| 6 |
| |
0071500136 | 儿童问题与辅导 | 3 | 3 | 48 | 48 |
|
| 6 |
| |
0071500170 | 学校心理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71500171 | 教学心理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71500172 | 教师心理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71500178 | 学生生涯规划与辅导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71500180 | 青春期心理辅导与教育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71500181 | 心理学诊断与案例分析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71500179 | 品德心理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71500182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 (全实践课程) | 2 | 3 | 48 | 48 |
|
| 6 | 含心理专职教师职业发展 | |
0071500173 | 心理咨询的伦理与实践 | 1 | 2 | 16 | 16 |
|
| 5 |
| |
0110100010 | 学校管理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5 |
| |
0071500127 | 质的研究方法A | 2 | 1+1 | 32 | 16 | 16 |
| 4 |
| |
0071500187 | R语言导论 | 2 | 2 | 32 | 16 | 16 |
| 4 |
| |
0071200127 | 心理学实验编程技术 | 1 | 2 | 16 | 16 |
|
| 5 |
| |
0071500132 | 现代测量理论:技术与实务 | 1 | 2 | 16 | 16 |
|
| 5 |
| |
0071500111 | 多元统计分析 | 2 | 2+1 | 48 | 32 |
| 16 | 5 |
| |
0071500134 | 专业外语阅读 | 2 | 1+1 | 32 | 16 | 16 |
| 6 |
| |
0071500110 | 心理学实验技术 | 2 | 1+1 | 32 | 16 | 16 |
| 6 |
| |
0071500176 | 脑电数据分析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71500140 | fMRI数据分析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71500128 | 内隐学习的研究与应用 | 1 | 2 | 16 | 16 |
|
| 4 |
| |
0071500188 | 社会认知新进展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71500137 | 知觉加工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71500177 | 记忆与学习的认知神经科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
小 计 | 65 |
| 1104 | 944 | 144 | 16 |
|
|
(五)实践教学课程
课程类别 |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设学期 | 备注 |
基础性实践 | 必修 | 0071500036 | 心理学文献检索与综述性论文写作实践 | 1 | 2周 | 2短 3短 |
|
0250000031 | 教育见习 | 2 |
| 6 | 参见见习手册安排 | ||
0260100922 | 心理学基础科研实践 | 2 |
| 3-8 | 参见导师制培养计划安排 | ||
小 计 | 5 |
|
|
| |||
提高性实践 | 必修 | 0071500013 | 心理学实验与数据处理:研究报告的撰写 | 1 | 2周 | 4短 5短 |
|
0260100923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设计与实践 | 1 | 2周 | 6短 7短 |
| ||
0250000033 | 教育研习 | 1 | 3周 | 7 |
| ||
0250000032 | 教育实习 | 7 | 10周 | 7 |
| ||
0260100017 | 毕业设计(论文) | 8 |
| 8 |
| ||
选修 | 0260100924 | 心理咨询技能精微训练 | 2 |
| 4 |
| |
小计 | 20 |
|
|
| |||
创新性实践 | 选修 | 科研训练项目 | 至少修习1学分 | ||||
创新创业教育 | |||||||
社团活动课程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电话: +86-579-82283155(招生), 82283146(管理)
传真: +86-579-82280337
电邮: admission@zjnu.edu.cn
邮编: 321004
2018 ©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浙ICP备05001954号 technical support:
应用心理学(中文授课)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国家基础教育领域对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规划要求和中学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全方位培养具有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且具有领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开展创新性教育科研的潜质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本专业对所培养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是:
目标1:拥有高尚师德,具备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
遵守师德规范,立德树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富有教育情怀和服务精神,具有教书育人的坚定目标和信念。热爱心理服务学校教育的工作,树立运用心理学专业促进学生、学校、家庭与社会发展的坚定信念和远大理想。具备较强的德育能力,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目标2: 善于教学育人,掌握学生心理辅导各项技能。
具有以学生为本、积极发展为先的辅导理念,扎实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深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体系和特殊技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三项基本工作。
目标3: 具备设计规划能力,能够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
具备规划全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能力,能设计符合学校教育特色和师生发展需求的心理辅导工作。善于开展面向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宣传和讲座、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
目标4: 具备教研能力,形成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意识。
具有教研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反思与行动研究。能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意思。
二、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及分指标点
◆践行师德
1 [师德规范]
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并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1-2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遵行良好的师德规范,为人师表,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3熟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能够依法从教、依法施教。
2 [教育情怀]
2-1热爱教育事业,有积极的从教意愿,并且拥有较高的教师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端正积极。
2-2充分认同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愿意献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
2-3有正确的学生观,能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
◆学会教学
3 [学科素养]
3-1掌握心理学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科学思想方法以及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知识。
3-2 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以及心理健康测评工具与使用的基本伦理、规范、技术与方法。
3-3 具备跨学科知识学习、整合和迁移能力以及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
4 [教学能力]
4-1能够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综合运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4-2 掌握基本课堂教学能力,具备教师必备的语言、板书、师生互动、课堂评价、教学反思等技能,能够顺畅、完整地完成一堂心理健康课的教学。
4-3能够基于心理健康相关理论与技术,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并具有初步提供有效建议、妥当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
4-4能够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开展面向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宣传和讲座,进行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等,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学会育人
5 [班级指导]
5-1熟悉并掌握班集体建设、班级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及社区沟通合作等班级常规工作要点;能够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组织和指导班级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5-2能够独立承担班主任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安全教育等其他教育活动贯彻和渗透在班级管理中;具备班主任组织管理技能,有效组织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6 [综合育人]
6-1理解综合育人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作用及其教育途径,具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6-2能够自觉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综合育人理念,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6-3能够参与和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在学校综合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氛围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会发展
7 [学会反思]
7-1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与专业规划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够利用各类资源优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能够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特征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终生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7-2 具有主动反思、科学批判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主动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反思、分析和科学批判。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思维,能够创新性地开展科学研究,能够创新性地研发和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8 [沟通合作]
8-1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意识到团队学习重要性。充分理解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具有和其他学科专业人员协作学习的意识。
8-2具有沟通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提升。掌握合作学习方法,能够与心理学专业人员共同学习。能够将心理辅导技术有效运用到与他人沟通交流中。能够有效进行经验交流和学术报告。
三、学制
学制4年,在校学习年限3~6年。
四、学分修读要求
通识课程①27学分(港澳台学生5学分),学科平台课程2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21学分,专业拓展课程25学分,教师教育课程10学分(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任选),实践教学课程24学分,任意选修8分(港澳台学生30学分)。本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40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总学分 | 各学期学分分配 | 开课门数 | 最低修读学分 | ||||||||||
讲授 | 课程 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滚动开设 | |||||
通识课程① | 1165 | 881 | 200 | 84 | 42 | 15 | 19 | 7 | 1 | ─ | ─ | ─ | ─ | 6 | 13 | 27/5 |
学科平台课程 | 464 | 400 | ─ | 64 | 25 | 7 | 6 | 4 | 6 | 2 | ─ | ─ | ─ | ─ | 10 | 25 |
专业核心课程 | 336 | 336 | ─ | ─ | 21 | ─ | 3 | 12 | 3 | 3 | ─ | ─ | ─ | ─ | 7 | 21 |
专业拓展课程 | 1104 | 944 | 144 | 16 | 65 | ─ | ─ | ─ | 12 | 24 | 29 | ─ | ─ | ─ | 37 | 25 |
教师教育类课程 | 1131 | 1059 | 72 | ─ | 76 | ─ | ─ | 2 | 2 | 4 | 1 | ─ | ─ | ─ | 5 | 10 |
实践教学课程 | 7周 | ─ | 7周 | ─ | 28 | 2 | 0.5 | 3.5 | 2.5 | 0.5 | 2.5 | 14.5 | 0 | 2 | 11 | 24 |
个性化课程 | ─ | ─ | ─ | ─ |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8/30 |
小计 | 4184+7周 | 3604 | 416+7周 | 164 | 235 | 23 | 28.5 | 28.5 | 26.5 | 33.5 | 32.5 | 7.5 | 8 | 8 | 83 | 140 |
五、课程设置与安排
(一)通识课程①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必 修 | 0210000145 | 计算机基础 | 1 | 2 | 20 | 10 |
| 10 | 1 |
| |
2210000001 | 大学体育(一) | 1 | 2 | 30 |
| 30 |
| 1 |
| ||
0210000217 | 汉语(一) | 8 | 8 | 128 | 128 |
|
| 1 | 港澳台学生选修 | ||
0210000218 | 汉语(二) | 8 | 8 | 128 | 128 |
|
| 2 | 港澳台学生选修 | ||
2210000002 | 大学体育(二) | 1 | 2 | 34 |
| 34 |
| 2 |
| ||
0210000138 | 中国文化通论 | 3 | 3 | 48 | 48 |
|
| 3、4学期 滚动开设 | 港澳台学生选修 | ||
0210000039 | 中国概况 | 3 | 3 | 45 | 45 |
|
| 3、4学期滚动开设 | 港澳台学生选修 | ||
2210000003 | 大学体育(三) | 1 | 2 | 34 |
| 34 |
| 3 |
| ||
2210000004 | 大学体育(四) | 1 | 2 | 34 |
| 34 |
| 4 |
| ||
小 计 | 27 |
| 852 | 636 | 166 | 50 |
|
| |||
选 修 | 0210000030 | 高等数学C(一) | 4 | 5 | 80 | 80 |
|
| 1 |
| |
0210000169 | 高等数学C(二) | 4 | 5 | 80 | 80 |
|
| 2 |
| ||
0210000172 | 计算机应用A | 2 | 3 | 68 | 34 | 34 |
| 2 | 文科专业开设 | ||
0210000173 | 计算机应用B | 4 | 3+2 | 85 | 51 |
| 34 | 2 | 理工科专业开设 | ||
小 计 | 14 |
| 313 | 245 | 34 | 34 |
|
|
(二)学科平台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必修 | 0070100135 | 专业探索 | 2 | 2 | 32 | 32 |
|
| 1 |
| ||
0100100010 | 人体解剖生理学C | 2 | 1+2 | 48 | 32 |
| 16 | 1 |
| |||
0071500020 | 普通心理学(一)★ | 3 | 3 | 48 | 48 |
|
| 1 |
| |||
0071500021 | 普通心理学(二)★ | 3 | 3 | 48 | 48 |
|
| 2 |
| |||
0071700015 | 心理统计(一) | 3 | 3 | 48 | 48 |
|
| 2 |
| |||
0071500124 | 心理统计(二) | 2 | 2+1 | 48 | 32 |
| 16 | 3 |
| |||
0071500123 | 实验心理学(一)★ | 2 | 2+1 | 48 | 32 |
| 16 | 3 |
| |||
0071500039 | 心理学史★ | 4 | 4 | 64 | 64 |
|
| 4 |
| |||
0071500106 | 实验心理学(二)★ | 2 | 2 | 32 | 32 |
|
| 4 |
| |||
0071500125 | 心理测量 | 2 | 2+1 | 48 | 32 |
| 16 | 5 |
| |||
小 计 | 25 |
| 464 | 400 |
| 64 |
|
|
(三)专业核心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 注 | |||||
讲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必修 | 0071500022 | 人格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2 |
| |||
0071500012 | 发展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71500026 | 社会心理学B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71500028 | 生理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71500107 | 心理咨询理论★ | 3 | 3 | 48 | 48 |
|
| 3 |
| ||||
0071500023 | 认知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4 |
| ||||
0071500014 | 教育心理学A | 3 | 3 | 48 | 48 |
|
| 5 |
| ||||
小 计 | 21 |
| 336 | 336 |
|
|
|
|
(四)专业拓展课程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选 修 | 0071500126 | 心理咨询技术 | 2 | 1+2 | 48 | 16 | 32 |
| 4 |
|
0071500165 | 健康心理学 | 1 | 2 | 16 | 16 |
|
| 4 |
| |
0071500164 | 亲密关系的研究与应用 | 1 | 2 | 16 | 16 |
|
| 4 |
| |
0071500016 | 临床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5 |
| |
0071500135 | 团体辅导 | 2 | 2+1 | 48 | 32 | 16 |
| 5 |
| |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周学时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 注 | ||
讲 授 | 课程实践 | 实验或上机 | ||||||||
选 修 | 0071500166 | 正念认知疗法 | 2 | 1+1 | 32 | 16 | 16 |
| 5 |
|
0071500131 | 成瘾行为的心理机制 | 1 | 2 | 16 | 16 |
|
| 5 |
| |
0071500169 | 情绪心理学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71500153 | 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71500113 | 中学生学习辅导 | 2 | 1+1 | 32 | 16 | 16 |
| 6 |
| |
0071500114 |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 1 | 1 | 16 | 16 |
|
| 6 |
| |
0071500136 | 儿童问题与辅导 | 3 | 3 | 48 | 48 |
|
| 6 |
| |
0071500170 | 学校心理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71500171 | 教学心理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71500172 | 教师心理学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71500178 | 学生生涯规划与辅导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71500180 | 青春期心理辅导与教育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71500181 | 心理学诊断与案例分析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71500179 | 品德心理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
0071500182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 (全实践课程) | 2 | 3 | 48 | 48 |
|
| 6 | 含心理专职教师职业发展 | |
0071500173 | 心理咨询的伦理与实践 | 1 | 2 | 16 | 16 |
|
| 5 |
| |
0110100010 | 学校管理心理学 | 3 | 3 | 48 | 48 |
|
| 5 |
| |
0071500127 | 质的研究方法A | 2 | 1+1 | 32 | 16 | 16 |
| 4 |
| |
0071500187 | R语言导论 | 2 | 2 | 32 | 16 | 16 |
| 4 |
| |
0071200127 | 心理学实验编程技术 | 1 | 2 | 16 | 16 |
|
| 5 |
| |
0071500132 | 现代测量理论:技术与实务 | 1 | 2 | 16 | 16 |
|
| 5 |
| |
0071500111 | 多元统计分析 | 2 | 2+1 | 48 | 32 |
| 16 | 5 |
| |
0071500134 | 专业外语阅读 | 2 | 1+1 | 32 | 16 | 16 |
| 6 |
| |
0071500110 | 心理学实验技术 | 2 | 1+1 | 32 | 16 | 16 |
| 6 |
| |
0071500176 | 脑电数据分析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71500140 | fMRI数据分析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71500128 | 内隐学习的研究与应用 | 1 | 2 | 16 | 16 |
|
| 4 |
| |
0071500188 | 社会认知新进展 | 2 | 2 | 32 | 32 |
|
| 5 |
| |
0071500137 | 知觉加工 | 1 | 2 | 16 | 16 |
|
| 6 |
| |
0071500177 | 记忆与学习的认知神经科学 | 2 | 2 | 32 | 32 |
|
| 6 |
| |
小 计 | 65 |
| 1104 | 944 | 144 | 16 |
|
|
(五)实践教学课程
课程类别 | 修读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设学期 | 备注 |
基础性实践 | 必修 | 0071500036 | 心理学文献检索与综述性论文写作实践 | 1 | 2周 | 2短 3短 |
|
0250000031 | 教育见习 | 2 |
| 6 | 参见见习手册安排 | ||
0260100922 | 心理学基础科研实践 | 2 |
| 3-8 | 参见导师制培养计划安排 | ||
小 计 | 5 |
|
|
| |||
提高性实践 | 必修 | 0071500013 | 心理学实验与数据处理:研究报告的撰写 | 1 | 2周 | 4短 5短 |
|
0260100923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设计与实践 | 1 | 2周 | 6短 7短 |
| ||
0250000033 | 教育研习 | 1 | 3周 | 7 |
| ||
0250000032 | 教育实习 | 7 | 10周 | 7 |
| ||
0260100017 | 毕业设计(论文) | 8 |
| 8 |
| ||
选修 | 0260100924 | 心理咨询技能精微训练 | 2 |
| 4 |
| |
小计 | 20 |
|
|
| |||
创新性实践 | 选修 | 科研训练项目 | 至少修习1学分 | ||||
创新创业教育 | |||||||
社团活动课程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电话: +86-579-82283155(招生), 82283146(管理)
传真: +86-579-82280337
电邮: admission@zjnu.edu.cn
邮编: 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