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乡村已不仅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物理空间,而是蕴含丰富生态资源、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生活方式的重要场域。乡村已成为人们抒发乡愁情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多元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而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能够提升乡村品质、彰显乡村特色的手段凸显出其重要角色和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浙江师范大学隆重推出“东方生态智慧与艺术乡建创新人才工作坊”项目(以下简称“工作坊”)。
“工作坊”依托浙师大设计与创意学院的艺术设计师资团队,以及“浙师大-北大设计学中心”“乡村景观文化研究中心”“未来社区品牌营造研究中心”“数智创意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希望通过“工作坊”,整合各方资源,立足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丰富成果,为参与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培养出一批具备全球视野、深谙乡村文化且拥有创新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活动主题:乡村振兴、艺术乡建领域的深入探讨与学术交流
二、申请截止时间: 2025年5月30日
三、申请对象:
(一)非中国籍公民;
(二)艺术、设计、传播等相关专业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
(三)对所报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继续攻读硕博意愿,已发表论文者优先;
(四)英语或中文水平良好,IELTS≥6.0,TOEFL≥100,HSK5≥180者优先。
四、申请流程:
(一)网络报名:https://admission.zjnu.edu.cn
(二)“工作坊”名额20-30人,学校将根据学生申请材料综合评审,择优录取
(三)发送录取通知及邀请函
五、申请材料
(一)有效护照
(二)在读证明
(三)成绩单
(四)语言能力证明
(五)其他相关材料
六、费用:
1. 来华机票、保险费用自理;
2. 提供在华期间食宿、交通、集体活动等费用;
3. 其他费用自理;
4. 项目邀请函由主办方提供。
七、师资清单(暂定)
序号SERIAL NUMBER | 姓名 NAME | 简介PROFILE |
1 | 郑军德 | 教授,硕博研究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首批艺术乡建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金华市文联副主席、金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主要从事乡村系统化设计理论与实践。 |
2 | 余韬 | 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任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电影领域专家、浙江省中小学影视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金华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高校电影创作人才培养与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3 | 孙发成 | 教授,博士,硕博研究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副院长,兼任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4 | 徐华颖 | 教授,硕博研究生导师,视觉传达专业主任、未来社区品牌营造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设协品牌与包装设计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品牌形象与地域文化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
5 | 王雷 | “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学科学术发展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时装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文联委员。主要从事实验艺术研究(纸艺术、纤维艺术、观念雕塑、综合材料艺术、装置艺术、工艺美术等)。 |
6 | 康琳英 | 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党委委员、环境设计专业主任、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城乡环境设计与更新、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研究。 |
5 | 王陈辉 | 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国际合作中心主任、艺术与科技专业主任、创新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浙江省艺术乡建带头人,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学术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大学生广告创意设计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印迹乡村”设计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公益广告工作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创新团队成员,金华市留联会秘书长,金华市非遗产保护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文化创意、品牌服务、公共艺术、景观规划、非遗创新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整合实践工作。 |
6 | 赵红华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实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教育学会美术分会理事。主要从事实验艺术、综合材料艺术研究。 |
7 | 朱欣子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产品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主要从事非遗文创开发、传统工艺创新设计研究。 |
10 | 朱一平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竞赛部主任,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公共艺术、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
11 | 梁燕莺 | 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公派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访问学者,浙师大乡村景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韩国美术文化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景观设计,长期从事景观设计实践工作,已主持完成金华市罗店镇鹿田村、后溪河村、义乌市洪流村等30余个乡村景观设计项目。 |
12 | 林友桂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影视教学和非遗影像制作。 |
13 | 申屠青松 |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金华市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文化专委会副主任、民盟浙师大委会员秘书长,主要从事非遗保护与利用、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
VII.
八、项目内容
本项目围绕乡村振兴和艺术乡建主题,通过国际化、跨学科的合作交流,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乡土情怀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考察、研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艺术乡建的兴趣,选拔出了解中国、关注中国、有志于在浙江师范大学深造的优秀国际学生。项目分为3个模块,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模块:学术研讨
邀请国际青年与本校优秀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包括专题讲座、研讨会,邀请学院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参与者介绍中国及浙江省在乡村振兴、艺术乡建领域的重要成就,分享浙江师范大学在乡土文化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乡村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案例和成果。
第二模块:实地参访与交流
组织参与者深入浙江师范大学博物馆、研究中心进行实地参观,安排访问金华市熊猫猪猪乐园农创项目、遂昌县博物馆、汤显祖文化馆参观、遂昌县好川文化馆、黑陶文化馆参观体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畲族表演,体验非遗创作。
第三模块:项目实践
国际青年与本校优秀学生赴项目实践地开展艺术乡建现场现场考察、调研、规划设计。并在项目实践地以团队形式完成一组艺术作品创作。有项目提供方开展项目论证、颁发证书,并挑选优秀的项目完成后续落地实施。
第四模块:成果展示
在项目最后,组织参与者举办艺术乡建创作成果展,分享他们在学术研讨、参观实践交流中的收获和感悟,梳理收获,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兴趣。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叶紫平
电子邮箱:admission@zjnu.edu.cn
联系电话:+86-579-82283155
附件:项目日程
时间 | 活动内容 | |
第一天Day 1 | 抵达、休整 | |
第二天 | 9:00-9:30 | 开营仪式 |
9:30-9:45 | 合影留念 | |
9:45-11:30 | 院校介绍 | |
14:00-17:00 | 课题组介绍 | |
第三天 | 9:00-12:00 | 专业类学术前沿讲座;学生团分组;导师交流 |
14:00-17:00 | 校内参观(博物馆、校史馆、科技馆、体育馆) | |
第四天 | 9:00-12:00 | 平台学习交流(一):参观学院各研究中心 |
14:00-17:00 | 平台学习交流(二):金华市熊猫猪猪乐园农创项目参观 | |
第五天 | 9:00-11:00 | 奔赴项目地开展项目实践 |
11:00-12:00 | 项目地领导、专家见面会 | |
14:00-17:00 | 项目地参观考察、调研:参观当地非遗馆,欣赏畲族表演,体验文化 | |
第六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确定项目点,开展项目点测绘调查研究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在地文化调研 | |
第七天 | 9:00-12:00 | 平台学习交流(三):遂昌县博物馆、汤显祖文化馆参观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
第八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平台学习交流(四):遂昌县好川文化馆、黑陶文化馆参观体验 | |
第九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
第十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
第十一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平台学习交流(五):遂昌金矿文化体验 | |
第十二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
第十三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
第十四天 | 9:00-12:00 | 成果展示、结业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电话: +86-579-82283155(招生), 82283146(管理)
传真: +86-579-82280337
电邮: admission@zjnu.edu.cn
邮编: 321004
2018 ©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浙ICP备05001954号 technical support:
二〇二五东方生态智慧与艺术乡建创新人才工作坊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乡村已不仅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物理空间,而是蕴含丰富生态资源、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生活方式的重要场域。乡村已成为人们抒发乡愁情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多元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而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能够提升乡村品质、彰显乡村特色的手段凸显出其重要角色和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浙江师范大学隆重推出“东方生态智慧与艺术乡建创新人才工作坊”项目(以下简称“工作坊”)。
“工作坊”依托浙师大设计与创意学院的艺术设计师资团队,以及“浙师大-北大设计学中心”“乡村景观文化研究中心”“未来社区品牌营造研究中心”“数智创意实验教学中心”等平台,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希望通过“工作坊”,整合各方资源,立足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丰富成果,为参与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培养出一批具备全球视野、深谙乡村文化且拥有创新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活动主题:乡村振兴、艺术乡建领域的深入探讨与学术交流
二、申请截止时间: 2025年5月30日
三、申请对象:
(一)非中国籍公民;
(二)艺术、设计、传播等相关专业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
(三)对所报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继续攻读硕博意愿,已发表论文者优先;
(四)英语或中文水平良好,IELTS≥6.0,TOEFL≥100,HSK5≥180者优先。
四、申请流程:
(一)网络报名:https://admission.zjnu.edu.cn
(二)“工作坊”名额20-30人,学校将根据学生申请材料综合评审,择优录取
(三)发送录取通知及邀请函
五、申请材料
(一)有效护照
(二)在读证明
(三)成绩单
(四)语言能力证明
(五)其他相关材料
六、费用:
1. 来华机票、保险费用自理;
2. 提供在华期间食宿、交通、集体活动等费用;
3. 其他费用自理;
4. 项目邀请函由主办方提供。
七、师资清单(暂定)
序号SERIAL NUMBER | 姓名 NAME | 简介PROFILE |
1 | 郑军德 | 教授,硕博研究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首批艺术乡建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金华市文联副主席、金华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主要从事乡村系统化设计理论与实践。 |
2 | 余韬 | 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任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电影领域专家、浙江省中小学影视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金华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高校电影创作人才培养与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
3 | 孙发成 | 教授,博士,硕博研究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副院长,兼任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传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4 | 徐华颖 | 教授,硕博研究生导师,视觉传达专业主任、未来社区品牌营造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设协品牌与包装设计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品牌形象与地域文化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
5 | 王雷 | “双龙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学科学术发展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与设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时装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文联委员。主要从事实验艺术研究(纸艺术、纤维艺术、观念雕塑、综合材料艺术、装置艺术、工艺美术等)。 |
6 | 康琳英 | 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党委委员、环境设计专业主任、社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城乡环境设计与更新、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研究。 |
5 | 王陈辉 | 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国际合作中心主任、艺术与科技专业主任、创新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浙江省艺术乡建带头人,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学术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大学生广告创意设计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印迹乡村”设计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公益广告工作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创新团队成员,金华市留联会秘书长,金华市非遗产保护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文化创意、品牌服务、公共艺术、景观规划、非遗创新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整合实践工作。 |
6 | 赵红华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实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教育学会美术分会理事。主要从事实验艺术、综合材料艺术研究。 |
7 | 朱欣子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产品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主要从事非遗文创开发、传统工艺创新设计研究。 |
10 | 朱一平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与创意学院竞赛部主任,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公共艺术、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
11 | 梁燕莺 | 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公派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访问学者,浙师大乡村景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韩国美术文化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景观设计,长期从事景观设计实践工作,已主持完成金华市罗店镇鹿田村、后溪河村、义乌市洪流村等30余个乡村景观设计项目。 |
12 | 林友桂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金华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影视教学和非遗影像制作。 |
13 | 申屠青松 |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金华市政协委员、民盟浙江省委文化专委会副主任、民盟浙师大委会员秘书长,主要从事非遗保护与利用、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
VII.
八、项目内容
本项目围绕乡村振兴和艺术乡建主题,通过国际化、跨学科的合作交流,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乡土情怀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考察、研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艺术乡建的兴趣,选拔出了解中国、关注中国、有志于在浙江师范大学深造的优秀国际学生。项目分为3个模块,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模块:学术研讨
邀请国际青年与本校优秀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包括专题讲座、研讨会,邀请学院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参与者介绍中国及浙江省在乡村振兴、艺术乡建领域的重要成就,分享浙江师范大学在乡土文化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乡村品牌打造等方面的案例和成果。
第二模块:实地参访与交流
组织参与者深入浙江师范大学博物馆、研究中心进行实地参观,安排访问金华市熊猫猪猪乐园农创项目、遂昌县博物馆、汤显祖文化馆参观、遂昌县好川文化馆、黑陶文化馆参观体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欣赏畲族表演,体验非遗创作。
第三模块:项目实践
国际青年与本校优秀学生赴项目实践地开展艺术乡建现场现场考察、调研、规划设计。并在项目实践地以团队形式完成一组艺术作品创作。有项目提供方开展项目论证、颁发证书,并挑选优秀的项目完成后续落地实施。
第四模块:成果展示
在项目最后,组织参与者举办艺术乡建创作成果展,分享他们在学术研讨、参观实践交流中的收获和感悟,梳理收获,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兴趣。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叶紫平
电子邮箱:admission@zjnu.edu.cn
联系电话:+86-579-82283155
附件:项目日程
时间 | 活动内容 | |
第一天Day 1 | 抵达、休整 | |
第二天 | 9:00-9:30 | 开营仪式 |
9:30-9:45 | 合影留念 | |
9:45-11:30 | 院校介绍 | |
14:00-17:00 | 课题组介绍 | |
第三天 | 9:00-12:00 | 专业类学术前沿讲座;学生团分组;导师交流 |
14:00-17:00 | 校内参观(博物馆、校史馆、科技馆、体育馆) | |
第四天 | 9:00-12:00 | 平台学习交流(一):参观学院各研究中心 |
14:00-17:00 | 平台学习交流(二):金华市熊猫猪猪乐园农创项目参观 | |
第五天 | 9:00-11:00 | 奔赴项目地开展项目实践 |
11:00-12:00 | 项目地领导、专家见面会 | |
14:00-17:00 | 项目地参观考察、调研:参观当地非遗馆,欣赏畲族表演,体验文化 | |
第六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确定项目点,开展项目点测绘调查研究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在地文化调研 | |
第七天 | 9:00-12:00 | 平台学习交流(三):遂昌县博物馆、汤显祖文化馆参观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
第八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平台学习交流(四):遂昌县好川文化馆、黑陶文化馆参观体验 | |
第九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
第十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
第十一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平台学习交流(五):遂昌金矿文化体验 | |
第十二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
第十三天 | 9:00-12: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14:00-17:00 | 学生团各小组结合项目点开展艺术创作 | |
第十四天 | 9:00-12:00 | 成果展示、结业 |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电话: +86-579-82283155(招生), 82283146(管理)
传真: +86-579-82280337
电邮: admission@zjnu.edu.cn
邮编: 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