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外学者纪念万隆会议70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2025年恰逢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为纪念、传承、延伸这一历史性会议精神,促进新时代中非合作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以“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非洲和亚洲如何团结一致,塑造共同命运”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4月24—25日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


  中国驻多哥共和国大使馆巢卫东大使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70年来,在万隆精神激励下,亚非国家日益成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深化合作的重要力量。他说,期待各国学者充分交流思想,深化对万隆精神的理解,为中非及全球南方国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多哥高等教育和研究部坎坎·马利克·纳查巴部长认为,万隆会议标志着亚洲和非洲国家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每个国家都有意愿去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一致。万隆精神至今仍然充满活力,值得深入思考与探讨。


专家合影 主办方/供图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作为论坛特邀嘉宾,发表题为《从万隆会议精神到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汇聚全球南方力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成为加强亚非合作的重要平台。会议一致通过了一项包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不仅巩固了亚非团结,也开创了南南合作的新局面。在万隆精神的指导下,中国和非洲国家经历了七十年探索历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概念。从“三个世界理论”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概念已演变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话语。经过七十年的发展,2024年3月8日,来自中国和49个非洲国家的100多位学者在第十三届中非智库论坛会议上共同发布了“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该共识是对万隆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强调了新时代发展的目标、原则、优先领域和主要关注点,从而为全球南方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愿景和路径。


  开幕式后,与会学者们围绕“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评估与展望”“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亚非合作”“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中非合作”“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全球南方愿景与前景”“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南方知识论与比较研究”五个分议题发表演讲。伊萨克·巴齐耶教授、约瑟夫·齐格贝、洛美大学埃索哈姆·阿西马-卡帕查教授、洛美大学中非研究中心埃迪南·科拉教授、喀麦隆马鲁阿大学弗朗索瓦·瓦苏尼教授分别主持五个分议题。 


  此次研讨会在非洲多哥首都洛美举行,具有特殊深意。作为西非重要的区域外交中心,洛美在非洲法语区影响力深远。20世纪70年代《洛美协定》在此签署实施,为非洲与发达国家开展多领域的经济合作奠定框架。这与万隆会议所倡导的国际合作精神一脉相承,同时也充分彰显了非洲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自主性与创造力。


  此次会议由洛美大学中非研究中心(多哥)、非洲—亚洲与国际研究所(布基纳法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哥大使馆联合举办。中国驻多哥大使馆政务参赞张同喜以及来自中国、多哥、布基纳法索、喀麦隆、津巴布韦、英国、美国等国学者共同参加开幕式。


  主办方/供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蒋红跃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电话: +86-579-82283155(招生), 82283146(管理)
传真: +86-579-82280337
电邮: admission@zjnu.edu.cn
邮编: 321004

×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外学者纪念万隆会议70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2025年恰逢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为纪念、传承、延伸这一历史性会议精神,促进新时代中非合作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以“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非洲和亚洲如何团结一致,塑造共同命运”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4月24—25日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


  中国驻多哥共和国大使馆巢卫东大使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70年来,在万隆精神激励下,亚非国家日益成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深化合作的重要力量。他说,期待各国学者充分交流思想,深化对万隆精神的理解,为中非及全球南方国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多哥高等教育和研究部坎坎·马利克·纳查巴部长认为,万隆会议标志着亚洲和非洲国家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每个国家都有意愿去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一致。万隆精神至今仍然充满活力,值得深入思考与探讨。


专家合影 主办方/供图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作为论坛特邀嘉宾,发表题为《从万隆会议精神到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汇聚全球南方力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成为加强亚非合作的重要平台。会议一致通过了一项包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不仅巩固了亚非团结,也开创了南南合作的新局面。在万隆精神的指导下,中国和非洲国家经历了七十年探索历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概念。从“三个世界理论”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中非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概念已演变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话语。经过七十年的发展,2024年3月8日,来自中国和49个非洲国家的100多位学者在第十三届中非智库论坛会议上共同发布了“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该共识是对万隆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强调了新时代发展的目标、原则、优先领域和主要关注点,从而为全球南方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愿景和路径。


  开幕式后,与会学者们围绕“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评估与展望”“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亚非合作”“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中非合作”“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全球南方愿景与前景”“重建万隆会议70年后的世界:南方知识论与比较研究”五个分议题发表演讲。伊萨克·巴齐耶教授、约瑟夫·齐格贝、洛美大学埃索哈姆·阿西马-卡帕查教授、洛美大学中非研究中心埃迪南·科拉教授、喀麦隆马鲁阿大学弗朗索瓦·瓦苏尼教授分别主持五个分议题。 


  此次研讨会在非洲多哥首都洛美举行,具有特殊深意。作为西非重要的区域外交中心,洛美在非洲法语区影响力深远。20世纪70年代《洛美协定》在此签署实施,为非洲与发达国家开展多领域的经济合作奠定框架。这与万隆会议所倡导的国际合作精神一脉相承,同时也充分彰显了非洲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自主性与创造力。


  此次会议由洛美大学中非研究中心(多哥)、非洲—亚洲与国际研究所(布基纳法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哥大使馆联合举办。中国驻多哥大使馆政务参赞张同喜以及来自中国、多哥、布基纳法索、喀麦隆、津巴布韦、英国、美国等国学者共同参加开幕式。


  主办方/供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蒋红跃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电话: +86-579-82283155(招生), 82283146(管理)
传真: +86-579-82280337
电邮: admission@zjnu.edu.cn
邮编: 3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