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江师范大学!   今天是  
  • 中文版
  • |
  • English

博士项目

当前位置 :  首页  推荐课程  博士项目

化学(英文授课)

来源 : lxslaoshi     作者 : 九月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创建于1956年,2002年获批物理化学硕士点,2005年获批材料物理与化学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011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批化学省重中之重学科,2015年入选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项目,2018年获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和环境化学等主要学科方向,面向国内外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化学ESI排名连续6年进入全球前1%(目前588名),2017年自然指数全国排名列56名。学科依托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含氟新材料学科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固体表面反应化学省重点实验室、含氟专用化学品绿色合成与应用省工程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浙江师范大学-巨化集团公司氟化工研发省级研究生创新教育基地等平台,实验室面积九千余平方米,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齐全,设备总值近亿元,具备良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条件。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现有共享院士1人、正高30人,专任教师70余人,包括******2人、国家****计划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5人、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特聘教授5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人,博士比例94.1%。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究计划1项,获省部级项目52项,其中省杰出青年基金10项,立项科研总经费5000余万;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oc. Rev.Energy Environ. Sci.等期刊发表论文7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0篇;获省科学技术奖6项、省教学成果奖2项。


1.学科方向简介:无机化学

本方向主要致力电磁屏蔽材料,能源纳米材料以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1) 电磁屏蔽材料:开展高效-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开发新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技术;探索无机功能材料在微波吸收与屏蔽领域的应用前景。

(2) 能源纳米材料: 开展应用于能源、催化和环境领域的无机功能纳米复合结构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合成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光解水及光催化CO2还原等;2)电催化(氧还原、电解水等);3)电化学储能材料及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围绕能源、环境和化工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为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选择性气体吸附、分离及传感等领域的应用。

2.学科方向简介:分析化学

本方向主要致力于生化分析与传感的研究。针对生物分子识别和重大疾病诊断,结合纳米可控合成技术开展生物活性分子的分离、分析及功能鉴定,设计、构建分子/纳米探针,发展基于光学、电化学等手段的测量策略、原理、方法和传感技术,精准获取目标分析物组成、分布、结构与性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在分子水平或纳米尺度上建立体液、细胞、组织以及活体的无损、原位、实时光学成像分析、靶向检测以及复杂体系分析的新方法和新原理;实现分析化学与临床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融合发展。

3.学科方向简介:有机化学

本方向主要针对新物质的创制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开展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超分子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1) 金属有机化学:为发展新型醛基碳-氢官能团化反应,采用过渡金属催化和自由基反应结合的策略,实现了多种过渡金属催化醛直接转化为酮的自由基反应。以杂原子取代基为活化和定位基团,实现了一系列金属催化的炔烃官能团化反应。

(2) 新型有机中间体化学:借助超低温反应、低温核磁、原位红外等手段,探索高能量、非稳定有机中间体(如活性高价碘)的制备、检测、鉴定的方法,发展针对这类非传统有机物种的研究策略,以此开发新反应、建立新反应模式;目前已实现多种基于张力释放的3,3-重排反应,为芳烃的官能团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3) 超分子功能材料:围绕新型拓扑结构机械互锁分子的设计与合成,发展基于分子机器的新型动态材料。

4.学科方向简介:物理化学

本方向主要致力于催化材料与绿色化工、催化材料与绿色化工、纳米材料与能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1) 催化材料与绿色化工:催化材料与绿色化工:主要从事催化新材料及催化技术在相关合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环境友好合成工艺及选择性合成方法的研究;组合化学方法筛选催化新材料;对化工生产过程绿色共性技术进行攻关,以实现化工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主要研究内容为:VOCs消除催化剂研发;开展气/液相氟化催化技术及催化剂研究,ODS替代品合成催化剂研发;高效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研发;含氟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和含氟精细化学品研发;丙烷选择性氧化脱氢;计算化学在多相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沸石分子筛(膜)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生物质绿色化学转化。

(2) /电化学与功能结构:建立单分子结电导及器件表征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测量技术,研究电化学、光、分子结构和电极等对电子传输的影响和调控,探究电子传输规律和构建分子电子器件;研究生物大分子为模板的纳米团簇合成新方法,以及基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选择性建立基于光/电技术的生物、化学识别方法,研究传感信号的物理化学原理及应用。发展基于电化学的多种金属及氧化物微/纳米结构电极制备新技术,研究电极表面吸附和反应过程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以及有机物的电催化、光催化反应。

(3) 纳米材料与能源化学:利用各种化学合成的手段,可控地制备各类功能纳米材料,或将纳米基元组装成各种复合功能材料;通过材料表面或界面的设计,提高材料性能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开发新型光催化剂,探索材料在太阳光下光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制燃料、光降解污染物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新型电极材料,探索材料在电催化分解水、电化学固氮、超级电容器及各类电池或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5.学科方向简介:化学生物学

本方向主要致力于通过生物活性分子和荧光纳米探针的设计与构建,实现实时、原位、定量检测疾病标志物以及监测生命活动过程和分子机制,研究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等生物大分子以及生物活性物种的分布、含量和生物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以拟南芥和水稻为材料研究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和运输,阐明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衰老)的分子机理,应用于作物重要农艺性状改良和分子育种。

6.学科方向简介:环境化学

本方向主要致力于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控制、环境毒理与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1) 环境污染化学:开展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转化归趋与效应的研究。

(2) 环境污染控制:通过对膜分离、高级氧化、环境催化等技术的开发和优化、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高效控制和去除。

(3) 环境毒理与健康:以环境计算化学、生态毒理学等为研究手段,揭示化学污染物的毒理效应和健康风险。

二、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

1.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正把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目标聚焦到世界科技和文化前沿、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上。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某一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的基础与能力;

3.系统掌握数学理论与应用中若干前沿问题的研究动机、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具备独立承担和研究数学前沿课题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成果;具有较强的为教育实践服务的能力及在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4.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撰写外文学术论文的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工具从事科研、教学和高新技术开发工作。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原则上,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时间不多于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安排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必修环节三大类,实行课程学分制。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修满13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低于9学分,非学位课学分不低于2学分,每学分以不低于16学时为标准安排教学活动。必修环节《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计2学分。

 

课程类型

学位课程

非学位课程

必修环节

学位

公共课

学科

平台课

学位

专业课

专业

选修课

公共

选修课

学术交流

与学术报告

课程门数

必修

2

必修

1

必修

1

选修

1-2

选修

0-1

/

学分要求

5

2

2

2-4

0-2

2

课程总学分

不低于11学分

毕业总学分

不低于13学分

1.学位课程(不低于9学分)

学位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科平台课、学位专业课三类。

1)学位公共课(2门,5学分)

公共政治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必修课,2学分;

公共外语课程:《第一外国语:博士综合英语》,必修课,3学分。课程内容包括口语、阅读、写作等,侧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留学生课程:《中国社会概况》,必修课,2学分。

《高级汉语阅读》必修课,3学分。

2)学科平台课(1门,2学分)

按一级学科或学科群开设学科平台课《现代化学基础》,此为博士研究生学习和掌握化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主体课程。不同的学科方向可开设不同的现代化学基础课程。

3)学位专业课(1门,2学分)

学位专业课,是在学科方向层面开设,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有利于博士研究生深入探究专业知识的专门课程。

2.非学位课程1-2门,2-4学分)

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1)专业选修课

各研究方向应开设至少1门专业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以利于博士研究生拓宽学术知识面,确立研究方向,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2)公共选修课

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第二外国语》两门公共选修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学位课程

学位公共课

10345011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32

1

中国学生必修

1034501102

第一外国语:博士综合英语

3

48

1

1034501105

中国社会概况

2

32

1

中文、英文博士留学生必修

1034501106

高级汉语阅读

3

48

1

中文博士留学生必修

1034501109

综合汉语

1

80

5

英文留学博士生必修

学科平台课(必修1

0703001201

高等无机化学(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2

32

1

无机化学方向

必修课

0703001202

现代测试和分析技术 (Modern Analytical &Testing Techniques)

2

32

1

分析化学方向

必修课

0703001203

有机化学前沿(Frontiers of Organic Chemistry

2

32

1

有机化学方向

必修课

0703001204

物理化学前沿(Frontiers in Physical Chemistry)

2

32

1

物理化学方向

必修课

0703001205

化学生物学基础(Principles of Chemical Biology)

2

32

1

化学生物学方向必修课

0703001206

高等环境化学(Advance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

32

1

环境化学方向

必修课

学位专业课(必修1

0703001301

先进材料化学(Advanced Materials Chemistry

2

32

2

无机化学方向

必修课

0703001302

分析化学前沿(Frontier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2

32

2

分析化学方向

必修课

0703001303

金属有机化学前沿(Frontiers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

32

2

有机化学方向

必修课

0703001304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of Solid Surface

2

32

1

物理化学方向

必修课

0703001305

先进材料化学

Advanced Materials Chemistry

2

32

2

化学生物学方向必修课

0703001306

环境科学进展(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

32

2

环境化学方向

必修课


非学位课程

专业选修课(至少修1

0703001501

高等配位化学(Advanced Coordination Chemistry

2

32

2

结合研究方向至少1

0703001502

生物传感技术(Biosensing Technology

2

32

2

0703001503

高等有机合成(Advanced Organic Synthesis

2

32

2

0703001504

催化化学(Catalysis Chemistry

2

32

1

0703001505

催化工程(Catalysis Engingeering

2

32

2

0703001506

催化反应动力学(Kinetics of Catalytic Reactions

2

32

2

0703001507

多孔材料的制备及表征(Porous Materials: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2

32

1

0703001508

胶体与界面化学(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2

32

1

0703001509

纳米材料学(Nano-materials Science

2

32

2

0703001510

应用电化学(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2

32

2

0703001511

电化学选论(Selected Topics on Electrochemistry

2

32

2

0703001512

环境分析化学及测试技术(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Testing Technology)

2

32

2


公共选修课

103450110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

16

2

暂不开课

1034501104

第二外国语

2

32

2

必修环节

1034501803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2

 

15

 

应修总学分: 13  

不低于 13 学分